白露,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标志着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。此时气温逐渐降低,昼夜温差加大,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,空气变得干燥起来。在这样的节气里,如何通过饮食养生来适应季节变化,达到保健的目的呢?
滋阴润燥,养肺为先
白露时节,空气中的湿度降低,气候干燥,中医认为“燥易伤肺”,因此,饮食上应以滋阴润燥、养肺为主。日常饮食中可多食用性平味甘或甘温的食物,如梨、苹果、葡萄、橘、柚、柿子等水果,这些水果不仅富含维生素,还能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口干、咽干等症状。此外,蔬菜方面可多食用橙黄色的南瓜、黄萝卜,以及绿叶蔬菜如芥蓝、菠菜等,它们富含维生素C,有助于滋阴润肺。
药膳调理,温和进补
在白露时节,通过药膳来调理身体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。例如,百合蒸老鸭是一道经典的滋阴润肺药膳。百合具有润肺止咳、清心安神的作用,而老鸭则能补五脏之阴,清虚劳之烦热,特别适合在初秋食用。具体做法为:将新鲜百合洗净滤干,鸭子去毛、剖腹洗净,将百合放入鸭肚内,淋上少量黄酒和细盐,用棉线扎牢后上蒸锅蒸4小时,至鸭肉酥烂即可。
清淡饮食,健脾益胃
白露时节,人体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,肠道抗病能力也减弱,因此,饮食上应选择清淡、易消化且富含营养的食物,避免过于油腻和辛辣。早晨喝一碗粥,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,如银耳粥、莲米粥、芝麻粥、红枣粥、红薯粥、玉米粥等,都是不错的选择。此外,小米作为优秀的健胃食品,也非常适合在此时食用。中医学认为,小米味甘咸性凉,有补虚损、健脾胃之功。
多喝水,防秋燥
秋季干燥,人体容易失水,因此,多喝水是预防秋燥的重要措施之一。每天保证足够的饮水量,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。此外,还可以多喝淡粥、清茶、菜汤、豆浆、果汁等,以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营养。
避免过敏,合理搭配
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,白露时节要特别注意饮食调理。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、生冷炙烩腌菜、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,以免引发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。宜食清淡、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,如梨、山竹等凉性水果,同时增加对芝麻、蜂蜜、枇杷、西红柿、百合、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,以益胃、养肺、生津。
总之,白露时节,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和适当的药膳调理,可以有效预防秋燥对身体的伤害,达到养生的目的。同时,还要注意起居有常,及时添加衣物,避免受凉感冒,保持愉快的心情,加强身体锻炼,以适应季节变化,健康度过秋季。